自去年以来,泉林集团生产的新型纸杯悄然走俏,产品上架短时间内脱销、多家食品企业频下订单、全球连锁快餐店抢先使用,一场悄无声息的“纸杯革命”正从高唐蔓向全国。
11月22日,经过一番消毒,记者走进泉林包装公司纸杯生产车间,一探究竟。
洁净的生产车间内,小麦色的纸卷被叉车送进无菌车间,全自动的机器设备高速运转,从切割、定型、印刷到成品,不到一分钟,记者就在生产线的最底端拿到了一个尚存温度的原色纸杯。
车间工人介绍说,全自动制盒生产设备是德国韦米勒技术,其生产能力每分钟可达95个以上。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,一人可同时操作2台以上设备,在人力资源短缺、用工成本增长的形势下,竞争优势明显。
11月14日在青岛市召开的第六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上,泉林集团生产的一次性本色纸杯、餐盒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订货商和各路媒体的眼球,展台负责人一遍又一遍地向前来询问的参观者介绍产品的独特之处。
做咖啡加盟店生意的吕新恒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个人头攒动的展位。“我做咖啡加盟快5年了,不断有客户反映有些白色纸杯可能会不健康,我也一直在找可替代的包装,这种原色的纸杯还是第一次见。”吕新恒向展位负责人索要了几个样品,称要带回去实验一番再做决定。
“我们生产的纸杯不仅严格按照新国标对口径、油墨等的要求,而且完全不漂白,坚持使用泉林集团生产的本色纸。”公司总经理李春晓介绍,生产工艺和机器设备是从欧洲引进的,油墨也采用食品级别。
在车间旁边,记者看到一间只有食品生产厂才有的无菌试验检测室。
据了解,目前国内市场年消耗一次性纸杯餐盒达1.2亿只,消费量逐年递增,市场前景广阔。2012年6月,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纸杯国家标准正式实施,新国标对一次性纸杯、纸碗、纸餐盒的印刷、原材料、添加剂等方面都提出了较行业标准更高的要求。规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及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不能印刷图案;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;不得使用回收材料作为原料制作纸杯;生产时要使用环保油墨等。
新国标的出台为长期以来处于市场混乱、无法可依的纸杯市场划定了具体的操作规范。然而,实际情况并不乐观。
专家解释,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,消费者依旧对纯白色纸杯存在“盲目而难以割舍的眷恋”,认为只有白色纸杯才是最干净卫生的。因而造成长久以来,添加具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一直是纸杯餐盒界的行业潜规则。
对于记者心中的“白色纸杯情结”,李春晓解释说,小麦色纸制品的原材料百分百是由小麦秸秆制作而成的。“泉林集团拥有全国领先的草浆制纸工艺,纸浆是打碎的小麦秸秆,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制成纸杯的原纸。原纸进入车间后,更要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,最终才能制作成纸杯和餐盒。”
“公司年产高档食品级淋膜纸达到3万吨,各种纸杯、纸碗、桶、餐盒150亿只,但今年的订单已经全满了,一些航空公司、全球连锁的快餐店、饮品店意识到原色纸杯的优势,已开始批量订货。”李春晓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