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年后,上海市质监局立即部署实施36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,截至目前,已经完成了女性内衣、卫生巾(含卫生护垫)、卫生纸、纸巾纸、塑料购物袋等5类产品监督抽查,共抽查203批次,不合格产品21批次。涉及不合格产品生产的企业已移送企业所在地质监部门依法处理。
风险监测紧绕民生
一季度,上海市质监局围绕民生和大气污染防治,部署实施了口罩、车用空气清新剂、婴幼儿围兜3类产品的风险监测,涉及口罩的过滤效率、pH值,车用空气清新剂的易燃性(闪点、沸点)和眼刺激及眼损伤(急性眼刺激性/腐蚀性),婴幼儿围兜的挥发性有机物等10项风险因素。共采集209批次样品,发现94批次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,相关风险信息已告知企业和监管部门。
食品用纸制品中荧光性物质的风险监测,针对66批次食品用纸制品展开,产品包括食品包装用纸袋、烘焙纸托、纸质点心盒、纸杯等,采样地点包括生产企业、超市及电商平台。风险监测结果表明,有4个批次的食品用纸制品荧光性物质不符合《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》中的限量指标,4批次不合格样品均来源于电商平台。
开发查询管理软件
我国强制性标准《食品容器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及相关卫生部公告中,规定了食品相关产品中可使用的添加剂及其使用范围、使用限量、特定迁移量等。在对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添加剂试行分类管理中发现,这些标准公告数量较多、信息变化快且不便于查找;添加剂在不同材质之中的限量又各不相同;在实际生产工艺中,添加剂的用途十分广泛且涉及多个环节,管理体系庞大,以上这些特点为添加剂的使用、控制和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。
上海市质监局近期组织开发了“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添加剂分类管理系统”,对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添加剂进行分类管理。该系统对《食品容器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及相关卫生部公告中的添加剂进行了整合,对于不同使用范围、不同功能的添加剂进行了分类。如“聚丙烯(PP)材质中的“抗氧化剂”,系统给出了可用的35种化学物质。其次,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搜索方式,如根据添加剂的CAS号(美国化学文摘社的英文缩写。登记号由3部分数字组成,各部分之间用短线联结。该号是用来判定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)、添加剂的中英文名称及添加剂的商品名等,对添加剂进行查找,从而得知我国法规对所查找添加剂的相应规定,判断其是否能够用于食品相关产品及其使用限量、残留量、特定迁移量等信息。第三,系统还会显示添加剂的化学式、物理性质、生产工艺、主要生产厂家、检测方法等,使用户更加充分地掌握添加剂的信息。系统还具备一些扩展功能,如用户可以在其中评论留言,补充这些添加剂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可能的用途及其他信息。
目前,上海市质监局已组织该市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试点运用“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添加剂分类管理系统”,企业可以免费查询信息。这对该市从事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,包括原料供应商、生产商、实验室技术人员、采购人员、品控人员,都将提供非常大的帮助。监管人员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的科学有效监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