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前,工业以木材初加工、建筑、小水泥和小手工作坊等为主,30年后,培育出以能源、冶金建材、化工、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。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30年来,经过不断的探索、不断的努力拼博,工业脱胎换骨,县域经济迅猛发展。峨边工业总产值从自治县成立前1983年的5000余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39.53亿元。
走马峨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无论你来到城郊的核桃坪工业区、还是远离城区的新场乡、毛坪镇、五渡镇工业区,只见运送原材料、产品的车辆进进出出;走进车间,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。
30年的探索进取,峨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。1984年,峨边走的是“以林为主,农牧经综合发展”之路,靠“木头财政”支撑发展。1988年,峨边确立了“以林养水,以水办电,以电兴工,以工建农”十六字方针,将林业作为源头产业,进入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。1998年,随着国家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实施,峨边结束了“木头财政”的历史。面临产业断档的艰难困境,峨边彝族自治县委、县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发展思路,提出了“工业强县”发展目标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工业发展道路。
峨边境内峰峦叠嶂、山高路陡、沟壑纵横,有巨大的水能蕴藏量。为加强水电建设,峨边大力招商引资,吸纳民间资金,加快水电建设。2013年底,该县已建成水电站102座,水电装机达64万余千瓦。一批电站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。
充足的电力,为峨边“电冶结合”提供了保障。明达集团、大电公司、恒业集团、林河集团、东森集团、昌龙化工等一批企业不断涌现。随着这些企业的做大做强,峨边形成了以能源、冶金建材、化工、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,形成了以铁合金、工业硅、水泥、电石、炸药、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拳头产品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%以上,综合经济实力一举跃升至全省民族区县第八位。步入“十二五”,该县全面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累计投资32亿多元,实施工业能源项目50余个,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,2013年底全县水电站共102余座,水电装机达64.68万千瓦,工业变压器容量达到46万余千伏安,实现在2010年基础上再造一个峨边工业,主要工业品产能铁合金、工业硅、电石产能达到50.8万吨。
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,近年来,峨边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,提质壮大电冶工业。加快推进电力资源整合,争取到丰水期消纳富余电量优惠政策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二期主变工程建设步伐加快,县电网更加完善。狠抓项目落地工作,一批新项目在峨边落地生根,并陆续投入生产。为促进企业生产,峨边制定了保工业经济稳增长措施。县四大班子率队集体调研,对企业反映的困难,落实领导挂联,逐一帮助解决。建立电价补贴资金,鼓励企业使用下网电量。落实奖励企业资金,对重点优势企业和纳税大户进行奖励,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。落实帮扶贴息资金,给予规模以上企业贷款贴息,着力破解企业贷款难题。
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和工业发展条件的改善,峨边逐渐形成了以大渡河沿岸为主的“1+3”工业园区的工业经济走廊,主要产品以铁合金、工业硅、稀土、电石、钾长石、磷矿为主,为提高产品附加值、做长产业链条,峨边将大力发展新型工业,不断向下游稀土磁性材料、高附加值铁合金、有机硅、pvc、电磷钾产业以及配套的物流体系发展。
|